宜城教育資源網(wǎng)szhnbc.com 《漱玉詞》-- 簡介
目錄 1,;漱玉詞-簡介 2,;漱玉詞-背景介紹 3,;漱玉詞-內(nèi)容提要 4,;漱玉詞-知名篇章 5,;漱玉詞-妙語佳句 6,;漱玉詞-著作解讀 漱玉詞-簡介 宋李清照撰。清照號易安居士,,濟南人,。禮部郎提點京東刑獄格非之女,湖州守趙明誠之妻也,。清照工詩文,,尤以詞擅名。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稱其再適張汝舟,,未幾反目,。有啟事上綦處厚云:“猥以桑榆之晚景,配茲駔儈之下材,�,!眰髡邿o不笑之。今其啟具載趙彥《雲(yún)麓漫抄》中,。李心傳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載其與後夫構(gòu)訟事尤詳,。此本為毛晉《汲古閣》所刊。卷末備載其軼事逸文,,而不錄此篇,,蓋諱之也。案陳振孫《書錄解題》載清照《漱玉詞》一卷,,又云別本作五卷,。黃昇《花庵詞選》則稱《漱玉詞》三卷。今皆不傳,。此本僅詞十七闋,,附以《金石錄序》一篇,蓋後人裒輯為之,,已非其舊,。其《金石錄後序》與刻本所載,詳略迥殊,。蓋從《容齋隨筆》中抄出,,亦非完篇也,。清照以一婦人,而詞格乃抗軼周,、柳,。張端義《貴耳集》極推其《元宵詞永遇樂》、《秋詞聲聲慢》,,以為閨閣有此文筆,,殆為間氣,良非虛美,。雖篇帙無多,,固不能不寶而存之,為詞家一大宗矣,。 漱玉詞-背景介紹 李清照(1084-約1151):南宋女詞人,。號易安居士,齊州章丘(今屬山東)人,。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,,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(jù)家。早期生活優(yōu)裕,,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,。金兵入據(jù)中原,流寓南方,,明誠病死,,境遇孤苦。所作詞,,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,,后期多悲嘆身世,情調(diào)感傷,,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,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徑,,語言清麗,。論詞強調(diào)協(xié)律,崇尚典雅,、情致,,提出詞“別是一家”之說,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,。并能詩,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時詠史,,情辭慷慨,,與其詞風不同,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、《易安詞》,,已散佚,。后人有《漱玉詞》輯本。今人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,。 漱玉詞-內(nèi)容提要 《鳳凰臺上憶吹簫》 (香冷金貌):這首詞作于宣和年間趙明誠起用為萊州太守的時候,。李清照與趙明誠自結(jié)婚后,一直很少分開過,。且除了趙明誠曾做過幾年小官之外,,“屏居鄉(xiāng)里者十年,仰取俯拾,,衣食有余”,,夫婦二人詩酒唱和,感情甚篤,,以研究、收藏金石為樂,。一巳離別,,自是難舍難分。但官家差遣,,又不能不去,。這種矛盾復雜的感情反映在詞中,就形成了“欲說還休”的深婉曲折,。詞人從別前設(shè)想到別后,,抒寫了對丈夫的深厚情感和離愁別緒,表現(xiàn)出女性特有的細膩感情,。 《一剪梅》(紅藕香殘玉簟秋):這首詞當作于趙明誠的某次遠行后,。作品以離愁別緒主領(lǐng)全篇,用具體的物象寄托情思,,充分展示出閨中少婦豐富的內(nèi)心世界,。對愛情生活的向住和珍惜,表達得含蓄,、形象,、淡遠,引人共鳴,。 《醉花陰》(薄翼濃云愁永晝):這是李清照胺炙人口的名作之一,。全詞通過重陽節(jié)時各種寂寞物象及氣氛的渲染,傳達出女主人公相思的深情,,離別的苦楚,。詞中“莫道不消魂,,簾卷西鳳,人比黃花瘦”三句創(chuàng)造出一種凄清冷寂的深秋懷人的境界,,可謂絕唱,。傳說趙明誠曾刷醉花陰》詞牌填詞十幾首,將李清照這一首混人,,請好友陸德夫選出最佳者,。陸德夫挑出的,正是“莫道不消魂”三句,。 《如夢令》(常記溪亭日暮):當為詞人對年輕時候生活片段的回憶,,充滿生活情趣,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游玩,,無優(yōu)無慮的生活的真實寫照,。 《聲聲慢》(尋尋覓覓):這是李清照后期詞的代表作。這首詞生動形象地表現(xiàn)了一個身歷國破家亡的孤苦婦女,,在秋日黃昏時分的孤寂愁苦心情,。失去了丈夫,詞人深切地感受到人間的孤燭和人生的乏味,,住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義和亮色,。住日大雁帶來的是丈夫的溫情和慰藉,如今見到大雁,,引發(fā)的卻是絕望和傷心,;從前見菊花,雖人比花瘦,,但不失孤芳自賞的簾灑,,而今黃花惟體凋零,則隱含著生命將逝的悲哀,;從前輕盈妙麗的望夫詞變成了沉重哀傷的生死戀歌,,詞境由明亮輕快變成了灰冷凝重。這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,,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征,。 漱玉詞-知名篇章 《鳳凰臺上憶吹簫》 香冷金猊,被翻紅浪,,起來慵自梳頭,。任寶奩塵滿,日上簾鉤,。生怕離懷別苦,,多少事、欲說還休。新來瘦,,非干病酒,,不是悲秋。 休休,!這回去也,,千萬遍陽關(guān),也則難留,。念武陵人遠,,煙鎖秦樓。惟有樓前流水,,應(yīng)念我,、終日凝眸。凝眸處,,從今又添,,一段新愁。 《一剪梅》 紅藕香殘玉簟秋,。輕解羅裳,,獨上蘭舟。云中誰寄錦書來,?雁字回時,,月滿西樓�,!� 花自飄零水自流,一種相思,,兩處閑愁,。此情無計可消除,才下眉頭,,卻上心頭,。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,濃睡不消殘酒,。試問卷簾人,,卻道“海棠依舊”�,!爸�,?知否?應(yīng)是綠肥紅瘦,�,!� 聲聲慢 尋尋覓覓,冷冷靖靖,凄凄慘慘戚戚,。乍暖還寒時候,,最難將息。三杯兩盞淡酒,,怎敵他,、晚來風急!雁過也,,正傷心,,卻是舊時相識。滿地黃花堆積,,惟悼損,,如今有誰堪摘! 守著窗兒,,獨自怎生得黑,!梧桐更兼細雨,到黃昏,、點點滴滴,。這次第,怎一個愁字了得,! 漱玉詞-妙語佳句 漠道不消魂,,簾卷酉風,人比黃花瘦,。(《醉花陰》) 九萬里風鵬正舉,。風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,。(《漁家傲》) 染柳煙濃,,吹梅笛怨,春意知幾許,?(《永遇樂》) 漸來瘦,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,。(鳳凰臺上憶吹簫》) 花自飄零水自流,,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,。此惰無計可消除,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,。(《一剪梅》) 漱玉詞-著作解讀 李清照的詞多寫個人生活及其感受,。南渡前主要寫愛情婚姻的相思與幸福,,基調(diào)開朗樂觀。靖康之難后,,李清照家破夫亡,,受盡劫難和折磨。人生命運的劇變,,也引起心境和詞境的變化,。后期作品主要抒寫亡國之痛和身世之感,情調(diào)哀傷愁苦,。她的作品有著燭特的藝術(shù)表現(xiàn)方式,。她善于選取自已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環(huán)境、行動,、細節(jié)來展現(xiàn)自我的內(nèi)心世界,。《添字丑奴兒》(窗前誰種芭蕉村仲“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”的動作描寫,,傳神地表現(xiàn)出初到南方時不習慣夜雨霍霍的煩躁心理,。而“守著窗兒,獨自怎生得黑”(《聲聲慢》),,“怕見夜間出去,。不如向,刺骯下,,聽人笑語”(怵遇樂》)等動作細節(jié),,也典型地表現(xiàn)出年老寡居所燭有的生活情態(tài)和寂寞心境。李清照詞的語言燭具特色,,住住精妙清亮,,鳳韻天然。如“綠肥紅瘦”(《如夢令》),、“柳眼眉腮”(《蝶戀花》)等,,都是人工天巧之語。最出色的《聲聲慢》開頭連用14個疊宇,,從動作、環(huán)境到心理感受多層次地表現(xiàn)出寡居老人悶坐無聊,、茫然昔失而四顧尋覓脅比恤悲涼的心態(tài),,真是“一宇一淚,都是咬著牙根咽下”(梁啟超《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(xiàn)的情感》),。李清照還善于用最平常最簡練的生活化的語言精確地表現(xiàn)復雜微妙的心理和多變的情感流程,。如“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”(《一剪梅》)八宇,,傳達出心理的曲折變化:收到丈夫的來信,,頓感欣慰而喜上眉梢,然燭居的寂寞畢竟難耐,相思之情又襲上心頭,。李清照詞的語言清新素雅,,很適合表現(xiàn)淡雅清疏的審美境界。無論是寫景繪情還是詠物,,都不用華麗的色彩,、富艷的辭藻來裝飾,而多用白描手怯,,從而創(chuàng)造出水墨畫般清婉秀逸的意境,。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創(chuàng)造力最強、藝術(shù)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,。她以女性的身份,,真摯大膽地表現(xiàn)對愛情的熱烈追求,豐富生動地書寫自我的情感世界,,不僅比“男子作閨音”更為真切自然,,而且改變了男子一統(tǒng)文壇的傳統(tǒng)格局,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,。宋人土灼說:“易安居士一自少年便有詩名,,才力華贍,逼進前輩,。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,。昔本朝婦人,當推文采第——一作長短句,,能曲折盡人意,,輕巧尖新,姿態(tài)百出,�,!保ā侗跳Q漫志》卷二) 漱玉詞-閱讀建議 閱讀時注意與李清照有羌的知識點:最著名的女詞人,以婉約為鳳格,,語言清新,,多用白描。 漱玉詞-相關(guān)評論 首先是《如夢令》“昨夜雨疏風驟”,,驟是烈馬疾馳,,風如揚鬃馬嘶,疏雨被擊碎四散飄零,。一夜風雨都在宿酒酣睡之外,,等晨光隨卷簾明媚,海棠依然在窗外嬌羞,。此詞靈感后人一直認為來自晚唐韓的《懶起》,,韓詩最后是“昨夜三更雨,,今朝一陣寒。海棠花在否,,側(cè)臥卷簾看”,。李清照喜歡韓顯而易見,韓自號“玉山樵人”,,他在《閨情》中曾寫到宿酒:“輕風滴礫動簾鉤,,宿酒猶酣懶卸頭�,!辈S小妒栌辍吩�:“疏雨從東送疾雷,,小庭涼氣凈霉苔。卷簾燕子穿人去,,洗硯魚兒觸手來,。”妙處是,,韓詩變成李清照詞,,就脫了香奩,不再“側(cè)艷情巧”,。尤其《如夢令》結(jié)尾的“知否知否,,應(yīng)是綠肥紅瘦”,將韓《懶起》在“昨夜三更雨”前的“暖嫌羅襪窄,,瘦覺錦衣寬”句,,脫穎成那等漂亮,又有一種自然的清冷,。 李清照詞好處,,就在這種那人自在燈火闌珊外,不自覺就黯然神傷的感覺,。把《如夢令》讀成閨情詞,,《聲聲慢》與《醉花陰》則是婚后得不到慰藉,那種抑郁孤清的層層深入,。 《聲聲慢》味道在前片疊字似乎昏昏沉沉,、跌跌撞撞,與后片“獨自怎生得黑”,、“怎一個愁字了得”像隨意拈來的口語作對比,。而且,疊字本身也能讀出幽深——《老子帛書》上有“尋尋呵不可名也,,復歸于無物”,“尋尋”是探尋在無邊無際無涯中,,孤燈難明,,惶惶不可終日,。“凄凄慘慘”,,“凄凄”不僅來自南朝宋謝靈運《道路憶山中》中的“凄凄《明月》吹,,惻惻《廣陵散》 ,殷勤訴危柱,,慷慨命促管”,,還來自陸機《赴洛道中作》中的“悲情觸物感,沉思郁纏綿,。佇立望故鄉(xiāng),,顧影凄自戀”。后面跟上的“槭槭”,,后人一直認為來自晚唐吳融的《紅樹》:“一聲南雁已先紅,,槭槭凄凄葉葉同。自是孤根非暖地,,莫驚他木耐秋風,。”其實“槭”字始用于晉潘岳的《秋興賦》:“蟬而寒吟兮,,雁飄飄而南飛,。庭樹槭以灑落兮,勁風戾而吹幃,�,!崩钌谱⑨專@“槭”是“枝空之貌”,。 《聲聲慢》前片,,無論怎么理解,都是黃昏四合時節(jié),,哀雁斷腸,,引發(fā)物是人非的感傷不已。梁啟超當年曾認為此詞寫從早到晚一天實感的眉批,,認為“三杯兩盞淡酒”應(yīng)是“怎敵他,,曉來風急”,多少強加于人,。此片中的“最難將息”極耐琢磨,,“將”是依靠,心緒最難依靠著平息,,“將息”也就是“養(yǎng)息”或“喘息”,。后片,遍地黃花用了“堆積”,,獨自憔悴加自我貶損,,“如今有誰摘”的“”是喜歡或惦記,。而守著窗兒,面對梧桐細雨,,梧桐是鳳凰棲枝之木,,可為琴瑟,細雨滴瀝在這黃昏空寥的琴弦間,,自成悲聲,。 《醉花陰》則下片味道遠勝上片。上片“薄霧濃云愁永晝”,,“永晝”是永遠無法消遣的白晝,,度日如年�,!叭鹉X銷金獸”,,“瑞腦”即“瑞龍腦”,波斯香料,。金獸是香爐,,瑞香煙氣縈繞,還是為突出“永晝”的沉悶單調(diào),。此時又到重陽,,“紗櫥”是蚊帳,夜無眠而眼見帳外涼意四逼,。下片黃昏后陶淵明的“把酒東籬下”典,,引出“暗香盈袖”的潔身自好,北宋林逋的《山園小梅》有名句“眾芳搖落獨暄妍,,占盡風情向小園,。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”,,暗香疏影由此就成為梅的代稱,。林逋死在李清照出生前50多年,李清照當年應(yīng)該極熟這句子,。而西風入簾,,用了粗暴的“卷”字,最后,,盡管李清照當年有可能用的就是“人似黃花瘦”,,因胡仔寫成《苕溪漁隱叢話》時,她還在世,,《苕溪漁隱叢話》記的就是“似”字,。但還是固執(zhí)地認為,真實就應(yīng)是“人比黃花瘦”,它形成更強烈對比,,更有哽咽的悲愴,。 按李清照在紹興四年(1134,51歲)作成的《〈金石錄〉后序》,,其夫趙明誠死于建炎三年(1129,李清照46歲),,之后她49歲曾再嫁,,幾月后又離異。我喜歡將《永遇樂》讀成她歷盡滄桑后的尾聲,。上片“落日熔金,,暮云合璧”,“熔金”來自劉禹錫的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洞庭秋月生湖心,,層波萬頃如熔金,。孤輪徐轉(zhuǎn)光不定,游氣蒙蒙隔寒鏡,�,!薄拌怠笔敲烙瘢@里合璧而成月亮,。先是夕陽耀目,,后是暮云合成寒月,人在哪里呢,?“染柳煙濃,,吹梅笛怨”,“吹梅”是梅花飄飛,,南朝梁簡文帝的《梅花賦》中有“春風吹梅畏落盡,,賤妾為此斂蛾眉”,李白后來《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》中變化成“一為遷客去長沙,,西望長安不見家,。黃鶴樓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”,�,!跋丬噷汃R”乃王維先用,他的《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》中用“香車寶馬共喧闐,,個里多情俠少年,。競向長楊柳市北,肯過精舍竹林前”,。此詩標題,,比部是刑部四司之一,懷靜者為禪家,。李清照以它連接“謝他酒朋詩侶”,,更突出曲終人靜,。下片感人的是對“鋪翠冠兒”、“捻金雪柳”,、“簇帶爭濟楚”的眺望,。“鋪翠冠兒”是元宵節(jié)戴的用翡翠,、羽毛裝飾的帽子;“捻金雪柳”是元宵節(jié)裝飾用夾雜金線的絹制頭花;“簇帶爭濟楚”是插滿頭飾去爭美艷,。最后“風鬟霜鬢,怕見夜間出去,。不如向,,簾兒深處,聽人笑語”,,無情風雨中,,酒闌歌罷,只剩雪清玉瘦,,蜷縮一隅,,空對燭花紅。所謂“人間天上,,沒個人堪寄”,,實在令人唏噓。 漱玉詞-比較閱讀 《香奩集》和《漱玉詞》 《漱玉詞》是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詞集,�,!断銑Y集》是晚唐著名詩人韓偓所作,但并非是其全部作品,。韓偓,,字致堯,小字冬郎,,自號玉山樵人,。歷任中書舍人、兵部侍郎等職,,是唐昭宗的蒙難救駕,、最為親近的大臣。韓偓集以其號稱作《玉山樵人集》,,又因他曾任翰林學士,,其集亦稱為《韓內(nèi)翰別集》。今天所見《全唐詩》卷六八○至六八三收韓偓詩四卷,,末一卷是《香奩集》,,所以此集僅為韓詩的四分之一,而《香奩集》原收詩數(shù)百首,今之《香奩集》存詩只有一百多首,。故清照當年所見到的韓詩,,其數(shù)當在千首以上,所受影響之大亦可想而知,。 韓偓之父韓瞻既是李商隱的連襟,,二人又是同年進士,唱和往來交誼很深,。李商隱看到冬郎十歲時脫口而出的詩作,,稱之為“雛鳳清于老鳳聲”,可見韓偓是一位穎悟早慧的人物,。這樣的人物及其作品受到清照的青睞,完全在情理之中,。那種把受《香奩集》影響的作品視之為“淺薄”,,并認為大家閨秀李清照不可能在其作品中隱括韓詩的看法,實際是對《香奩集》和李清照的陌生和誤解,。本文擬大致檢閱一下《香奩集》對《漱玉詞》的影響,,并以之為“窗口”,對待字少女李清照的心靈世界作一番窺探,。 從題材內(nèi)容的主導方面看,,韓偓詩堪稱唐末實錄、詩史殿軍,,只是這類詩對清照的影響,,不在本題探索范圍之內(nèi),而韓偓的“得意”之作《香奩集》“所著歌詩不啻千首,,其間以綺麗得意者亦數(shù)百篇,,往往在士大夫口,或樂官配入聲律,,粉墻椒壁斜行小字竊詠者不可勝紀”(《全唐文·香奩集序》),。所謂“綺麗得意者”指的是華美而有詩意的《香奩集》,而李清照亦當是其“不可勝紀”的“竊詠者”之一,。所謂“竊詠”是指與“士大夫”和“樂官”相對的,、椒房后妃的吟詠,它并不意味著《香奩集》是見不得人的,,但也不能進而以為它是清一色的高雅之作,。不應(yīng)否認,其中確有《詠手》,、《詠浴》一類的等下品,,稱其為“鄙褻者”(李東陽《麓堂詩話》)亦有情可原,但這是其中的極少數(shù)�,?梢钥隙ǖ卣f,,《香奩集》并不是那種令人讀之臉紅的“極鄙褻者”和“誨淫之言”(方回《瀛奎律髓》卷七),那它又為何有聲名狼藉的一面呢,?這怕得追溯到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中的這樣一段話:“香奩體,,韓偓之詩,皆裾裙脂粉之語,,有《香奩集》,。”嚴羽雖把《香奩集》等同于“香奩體”,,但并無甚貶義,。后來有人既把“香奩體”與“艷體”、“香艷”相提并論,,但又覺得韓偓其人“凜然有烈丈夫之風”,,而“香奩體”“過于纖巧,淫靡特甚,,不類其所為”(吳師道《吳禮部詩話》引語),,于是便在《香奩集》的歸屬問題上加以杜撰,把它說成是年輕時專寫浮艷小詞的五代詞人和凝的作品,,并附會說:和凝是政府官員,,為避議論,諱其名,,又想使其作為人所知,,便嫁名于韓偓。對此沈括有所記載:“和魯公凝有艷詞一編,,名《香奩集》,。凝后貴,乃嫁其名為韓偓,。今世傳韓偓《香奩集》,,乃凝所為也�,!保ā秹粝P談·藝文》)但是范正敏和葛立方不信此說,,他們分別在《遁齋閑覽》和《韻語陽秋》(卷五)中有所辨證,以為《香奩集》確為韓偓所作,。范,、葛二家其說有據(jù),可從,。 “香奩”是婦女梳妝用的鏡匣,,顧名思義,,《香奩集》所收的主要是反映婦女生活的作品,而且風格綺麗,。據(jù)上引《香奩集序》所說,,這類作品在當時極負聲名。從其中主要作品看,,韓偓恐怕不是無端自詡,。在現(xiàn)存《香奩集》的一百來首詩中,其主要篇目是摹寫青春期的女子對異性愛的追求向往,。 韓詩對清照頗多影響,。如李清照的《點絳唇》 (蹴罷秋千),即是對韓偓《偶見》詩的隱括,;她的其他一些描寫早期生活的作品,,亦不難見出“香奩”詩的明顯印痕。而且這種影響不是消極的,,而是前人對后人的一種有益的涵育,。 在現(xiàn)存《香奩集》中,還有不少像《詠燈》和《五更》這樣具有較高啟迪意義的作品,。《詠燈》是一首絕句:“高在酒樓明錦幕,,遠隨漁艇泊煙江,。古來函怨皆銷骨,休向長門背雨窗,�,!睂懙氖潜粭墝m女的悵恨�,!段甯肪推渲髦伎�,,很像白居易《新樂府》中的《井底引銀瓶》一詩,韓詩雖然不是寫的私奔,,但也是一種背人的幽期密約,,詩的最后兩句“光景旋消惆悵在,一生贏得是凄涼”,,亦與白詩結(jié)句的“寄言癡小人家女,,慎勿將身輕許人”相類似,都是對“始亂終棄”者的鞭笞,。其他像“桃花臉里汪汪淚,,忽到更深枕上流”(《新秋》),寫的也是一種“棄扇”之愁,。從這類詩中看出,,韓偓對當時存在的婦女被狎玩和厭棄的社會問題,,是有所關(guān)注并予以深切同情的,這是難能可貴的,。這些詩絕不是那種“麗而無骨”(《彥周詩話》)的香艷體,。其可能對清照產(chǎn)生的影響,將會更加積極和深刻,。 《四庫全書總目》(卷一五一)對韓詩的以下評價是公正的:“其詩雖局于風氣,,深厚不及前人,而忠憤之氣,,時時溢于語外,。性情既摯,風骨自遒,,慷慨激昂,,迥異當時靡靡之響�,!彼杂腥嗽谧x韓詩后發(fā)出這樣的感慨:“為愛冬郎絕妙辭,,平生不薄晚唐詩�,!保愒鴫邸渡n虬夜課》)而在冬郎的“絕妙辭”中,,其最“得意”的“數(shù)百篇”“香奩詩”,對作為待字少女的心靈沖激和對其創(chuàng)作靈感的誘發(fā),,當是不言而喻的,。 宜城教育資源網(wǎng)szhnbc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