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城教育資源網szhnbc.com 面癱如何治療
1.熱敷治療法 有的面癱患者是由發(fā)炎而引起的局部面癱,此類患者可以用熱敷患處的方法來消除炎癥,,活血通經,,每天熱敷3-4次,每次20分鐘. 2.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的面癱是因為外傷導致的面部神經斷裂而引起的,,可以進行神經移植手術來治療,。這種治療方法適合面部神經外傷早期的時候,此時面部神經比較容易吻合,,到了后期由于疤痕組織生長,,會影響面部神經吻合,治療效果欠佳,。 3.針灸療法 中醫(yī)認為面癱是因為風寒或風熱之邪乘虛侵入陽明,、少陽經絡,從而導致經脈受阻,,經氣運行遲緩,,于是肌肉運動緩滯。所以通過針灸來疏通經脈,、活血祛風,,可以治療面癱。面癱治療初期,,針用瀉法,;治療后期,針用補法,。穴位以手,、足陽明經為主,足太陽經穴為輔,。針灸療法需要多個療程的治療,。 4.表情訓練療法 這種治療方法比較適合剛剛患有面癱的患者,通過各種面部表情如吹氣,、咬牙,、皺眉、嘟嘴、皺鼻等來訓練面部神經與肌肉,,每天堅持,,長此以往,會達到治療面癱的效果,。
面癱的早期癥狀
1,、眼瞼震顫現象。常見輕度面癱的早期癥狀,,患者強力閉合雙眼會感到一側上瞼有細微的肌肉攣縮性顫動現象,,另一側不會出現這個現象的,當種現象存在說明有輕度面神經麻痹的可能性,。 2,、瞬目運動。仔細觀察患者瞬目情況,,輕度面癱患者早期會出現雙側瞬目運動不對稱,,不過這個早期癥狀意義較大,不能判斷患者就是得上了面癱,。 3,、斜卵園口征�,;颊邚埓罂�,,患側口角下垂呈斜的卵園型口,這也是屬于患上輕度面癱這個疾病之后身體會出現的早期癥狀,,當然一旦發(fā)現之后還是應該及時就醫(yī)治療,。 4、睫毛征,。患者強力閉眼正常情況下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瞼之中,。當患上面癱就會出現睫毛外露,,面癱早期睫毛不對稱現象并不明顯,經過短暫時間之后睫毛便慢慢顯露出來,,稱為睫毛征陽性,。 5、漱口時突然發(fā)現動作不靈,。多數病人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(fā)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,、嘴巴歪斜。此時或許也是因為患上面癱這個疾病造成的,。
面癱后遺癥 1,、面肌聯合運動:有的患者出現張口、示齒,、鼓腮,、吸吮時眼也跟著閉合變小,,相反閉眼時,口角也牽拉閉合,,這就是面肌聯合運動,,是面神經受損后,其髓鞘恢復不良所致,。通過賦用百年牽正湯,,神經完全修復后,癥狀可以消失,。 2,、面肌痙攣:是一種無痛性、有規(guī)則的陣孿性面部肌肉抽動,,常局限于眼瞼或口角,,痙攣可因說話、吃飯,、精神緊張,、疲勞而加重,每次痙攣持續(xù)數秒至數分鐘,。 3,、面肌纖維性痙攣:患側出現小而快速的、部位不恒定的肌肉抽搐性收縮,,常伴有瞬目運動增多,。 4、鱷魚淚癥候群:此現象多出現在面癱后數周或數月,,患者吃食物時,,患側即有眼淚流下,甚至只是看到或想到可口的食物時,,也會淚水汪汪,。 面癱注意事項 1、一般護理 在急性期應當適當休息,,注意面部的持續(xù)保暖,。外出時可戴口罩,睡眠時勿靠近窗邊,,以免再受風寒,。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,避免直吹冷風,,注意天氣變化,,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。 2、局部護理 急性期患側面部用濕熱毛巾外敷,,水溫50-60度,,每日3-4次,每次15-20分鐘,,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側,,按摩用力應輕柔、適度,、持續(xù),、穩(wěn)重、部位準確,�,;颊呖蓪︾R進行自我表情動作訓練:進行皺眉、閉眼,、吹口哨,、示齒等運動,每日2-3次,,每次3-10分鐘,。 3、營養(yǎng)支持 飲食應營養(yǎng)豐富,,選擇易消化的食物,、禁煙戒酒,忌食刺激性食物,。 4,、眼部護理 由于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,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,,角膜長期外露,,易導致眼內感染,損害角膜,,因此減少用眼動作,。在睡覺或外出時應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鏡,并用抗生素滴眼,,眼膏涂眼,以保護角膜及預防眼部感染,。 5,、口腔護理 進食后要及時漱口清除患側頰齒間的食物殘渣。 6,、心理護理 患者多為突然起病,,難免會產生緊張、焦慮、恐懼的心情,,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于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遺癥,,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特征,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,,緩解其緊張情緒,,使患者情緒穩(wěn)定,身心處于最佳狀態(tài)接受治療及護理,,以提高治療效果,。 面癱食療方法飲食保健 1.防風粥 防風10—15克,蔥白口莖,,粳米30—60克,,前兩味水煎取汁,去渣,,粳米煮粥,,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,煮成稀粥,,溫服,。本方功可祛風解表散寒,適用于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,,肌體肌肉酸楚等,。 2.薄荷糖 簿荷粉30克,白糖500克,,將白糖放入鍋內,,加水少許,文火煉稠,,后加入薄荷粉,,調勺,再繼續(xù)煉于不粘手時,,即成本方具有疏風清熱,,辛涼解表的功效,對于突然口眼歪斜,,眼瞼閉合不全,,咽干微渴等癥有效。 3.川芎白芷水燉魚頭 川芎3—9克,,白芷3—9克,,鳙魚頭500克,蔥,、胡椒,、姜,、鹽適量。武火燒沸,,再以文火燉半小時,,分早、晚食魚喝湯,。本方功能祛風散寒,、活血通絡,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,。 4.姜糖蘇葉飲 紫蘇葉3—6克,,生姜3克,紅糖15克,,以沸水浸泡5—10分鐘,。本方具有流風散寒,常浸解表的功效,。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癥,。 5.大棗粥 大棗30克,粳米100克,,冰糖適量,,煮至熟爛成粥,本方功能補氣養(yǎng)血,,適用于氣虛弱之口眼歪斜,,氣短乏力者。 6.參枸蓮蓉湯 白人參,,枸杞子,,葡萄干各2克,蓮子肉,,山藥各2克,,肉蓮蓉,火麻仁各12克,,橘紅3克,,大棗,胡桃肉各2枚,,煎湯取藥汁服,,口服2—3次。本方有補中益氣,,兼滋養(yǎng)肝腎之陰的功效,。 7.生地蝎子湯 以生地黃20克、枸杞子10克,、全蝎3至5只,、天麻10克、豬肉100克及陳皮,、生姜適量煲湯,。其中全蝎為治風要藥和著名的昆蟲食品,與各藥食料相配,,能滋養(yǎng)陰血,、祛風通絡,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,,伴頭暈耳鳴肢麻,,外風、內風兼見者飲用,。而孕婦慎用,。 8.參芪烏雞湯 備黨參15克、北芪15克,、田七10克,、竹絲雞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,生姜2片,,煲湯飲食,。本湯可以補虛扶正、祛痰糾偏,,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,。 宜城教育資源網szhnbc.com |